皮肤表皮层结构

皮肤按垂直方向可分为三个层面: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与化妆品和保养品有最直接关系的是表皮层和真皮层。表皮层的作用是起到保护、保湿、新生的作用
皮肤按垂直方向可分为三个层面: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与化妆品和保养品有最直接关系的是表皮层和真皮层。
表皮层的作用是起到保护、保湿、新生的作用。表皮层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角质层和皮脂膜
1 角质层
角质层,是我们用手可以触摸到的也是表皮层的最上面一层,与皮肤美容关系最密切,此外角质层上面还覆盖一层皮脂膜,角质层和皮脂膜一起构成皮肤的天然屏障结构,作为皮肤的最外层防线,可使皮肤平滑,有光泽,并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角质层具有防水作用,所以经常说的补水补的是保湿成分,营养物质,直接往脸上喷水保湿作用基本是0。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现已证明,敏感性皮肤对环境的耐受性差,主要是因为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容易发展成日光性皮炎、化妆品皮炎等皮肤病。
角质层的功能
(1)物理保护功能
角质层十分柔韧,覆盖于全身的最外层,对撞击、摩擦、烧烫伤、外伤等起重要保护作用。
(2)化学保护功能
角质层能阻止并且中和酸、碱和其它化学物质对皮肤的破坏等。
(3)生物保护功能
角质层表面附着有一层由汗液和皮脂混合而成的皮脂膜,其PH值为5.5左右,具有防虫叮咬、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螺旋体等)的作用。
(4)防晒功能
角质层可吸收紫外线,主要是中波紫外线UVB,因此角质层具有防晒功能。
(5)保湿功能
正常角质层中的脂质、天然保湿因子使角质层保持一定的含水量,稳定的水合状态是维持角质层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正常人体的含水量为75%左右,而角质层的含水量只有15-20%,所以,角质层是非常致密而干燥的。当空气湿度低于表皮时,它能阻止表皮内水分子的散发,起到保水作用。如果角质层丧失,会使皮肤的水分丧失增加30%。
(6)获取外界营养物质的通道
角质层是皮肤吸收外界物质的主要部位,占皮肤全部吸收能力的90%以上。由于角质层间隙以脂质为主,所以角质层主要吸收的是脂溶性物质,所以皮肤科的外用药物和美容化妆品多是乳剂和霜剂。
(7)皮肤健康状态晴雨表
含水较多的角质层可形成明亮的光泽,而干燥、有鳞屑的角质层使皮肤灰暗。角质层过厚,皮肤会显得粗糙、黯淡无光;角质层过薄,如过度“去死皮”、“换肤”等,皮肤的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出现皮肤问题,如: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甚至引起某些皮肤疾病。
(8)防止皮肤受损的天然屏障
适度的角质层厚度很重要,过薄的角质层会使皮肤过敏,皮肤抵抗能力差,甚至导致红血丝的出现,严重影响美观。而角质层过厚则会使皮肤产生粗糙、暗沉和起痘等问题。
2 透明层
只存在于手掌和脚掌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控制皮肤水份,防止水份流失和过量的进入。脸部没有,只在手掌和脚掌存在,在美容中没有实际意义。
3 颗粒层
有核细胞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质,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在棘层之上,一般为2~4层梭形细胞,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
颗粒细胞由棘细胞逐渐老化后向上移行演变而成。颗粒细胞约需14天向上移行演变成透明层和角质层而脱落。由于颗粒细胞的细胞膜是脂质结构,其中的脂质更容易成为吸收通道。矿物油是无法被吸收的,但其中的油溶性有效成分仍然容易被吸收。所以别再有护肤品感觉很油,就等于很难吸收的错误想法了。虽然水质的护肤品更容易让人感到易吸收,但只是因为水容易蒸发,皮肤上感觉少了,于是被误认为吸收了。
颗粒层水溶性物质不能通过,只有脂溶性物质才能选择性透过。所以,颗粒层能起到防止水分渗入到表皮内和防止表皮内水分向外流失的作用,使表皮内外水分保持平衡。
4 棘层
可参与表皮的损伤修复,还具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线(UVA)作用。起到基底层与表皮外层之间的桥梁作用。富含大量水份,营养成份,具有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维持表皮层皮肤弹性。位于基底层上方,一般有4~10层多角形细胞,核大呈圆形,细胞间桥明显呈棘状,故称棘细胞。离基底层越远,棘细胞分化越好,趋向扁平棘层: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各棘细胞间有空隙,贮存淋巴液,以供给营养。
棘层的作用
起到传输营养的作用
5 基底层
位于表皮的最底层,与皮肤自我修复、创伤修复及瘢痕形成有关。外伤或手术时,尤其是进行面部美容磨削术与激光治疗,只要注意创面不突破真皮浅层,没有破坏嵌在真皮浅层的表皮脚,其修复由基底层完成,皮肤就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若突破真皮浅层,由真皮结缔组织增生修复创面,则会形成瘢痕。
基底层细胞不断地增殖产生新的角质形成细胞,亦称生发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一定的规律性,每日大约有10%的细胞进行核分裂活动,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为表皮各层细胞的再生层,细胞分裂能力佳,是修复受损表皮细胞的大功臣,基底层有色素母细胞是制造黑色素的大本营,透过黑色素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防止紫外线过分渗入体内。具有分裂增生的功能,新细胞从基底层到达角质层需要14天,在角质层停留14天。基底层由角质层线细胞和黑色素线细胞组成。角质母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生细胞,把原有细胞往上推移,维持表皮层的新陈代谢。含黑色素生长细胞,产生黑色素,保护真皮层。黑色素多少及大小决定肌肤颜色。此外线照射下会产生更多黑色素。
基底层的组成:由单层圆柱形细胞组成。基底层的作用:起分裂、繁殖再生表皮的作用。所有的表皮都是由基底稀薄分裂繁殖后向上移行而成。
每十个基底细胞中包含有一个黑色素细胞。所以,黑色素细胞在基底层中约占10%左右。基底细胞在晚上9:00至凌晨2:00钟的睡眠状态下分裂、繁殖。基底层制造出的新生细胞,不断向上推送,最后到达角质层,成为新生角化细胞,新生角质细胞经过14天左右变成老化、死亡的角质细胞而剥落,细胞的生成过程约为19天,角化过程加上角质剥落过程约28天,共为47天,这个过程称为表皮新陈代谢。一般女性25-28岁,皮肤的新陈代谢最为活跃,达到一生中的顶峰;到30-70岁,表皮细胞的更新速度约降低50%,其修复创伤的能力也减弱。
位于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中的黑素是决定皮肤颜色的主要因素,决定了皮肤颜色不同
黑素的产生和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紫外线、内分泌、细胞因子、精神因素、睡眠及使用含铅汞重金属化妆品等。黑素细胞功能异常可导致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如:黄褐斑、雀斑、瑞尔氏黑变病,黑素减少性皮肤病,如:白癜风、白化病等。这些疾病发生于身体的暴露部位时,直接影响皮肤的颜色、光泽、细腻等美学特征。